close

IMG_1763  

過年前一直很想買個新的戚風蛋糕模,

原本的也不舊,只是覺得6吋的太小,想買個8吋的,卻在一般的和日式的中間猶豫不決。 

DSC_3402  

去年十一月釀了一瓶桂花蜜,不知道為什麼每每看到這桂花蜜就一直很想烤個桂花戚風。

 

我烤過的戚風不多,每次都有一個問題:就是烤好的蛋糕表面用手指按壓會有溼黏的聲音,

換了新烤箱之後,只烤過一次戚風蛋糕捲,雖然表面一樣有溼黏的聲音,但是吃起來卻沒什麼問題,

不像之前的吃起來會黏牙,還會沾黏在盤子上。

 

我曾參加過一個示範課程,那一堂課老師教得是巧克力戚風蛋糕捲,

她說到表面會溼黏是因為糖沒有打散,

所以在打蛋黃麵糊時,可以用手指摸看看麵糊底部,看有沒有沙沙的聲音確認糖是否已完全打散,

上一次做蛋糕捲時,我特別注意將糖都打散了,但還是有這問題。

 

聽說只要把蛋白霜打好,戚風蛋糕就成功一大半了,

我自認對於打蛋白霜這回事總能駕御的很好,

就是蛋糕表面溼黏的問題,讓我無法在戚風蛋糕的領域稱霸!

 

一整個過年都在感冒及無所事事中度過,人倦怠的連麵粉都沒去碰,

沒病也要悶出病了,還是動手再次挑戰戚風蛋糕吧! 

手邊有很多版本可以試作,

我決定還是從樋口浩子小姐的版本開始,

每一種都做過超過一萬個的保證,很吸引人阿!

總算找到一個口味是不用再採買任何材料的,

但是樋口浩子小姐的戚風蛋糕作法,讓我猶豫了一下,

算了,想到一萬個...

來看看她的作法有多不一樣吧!

IMG_1743 

關於分蛋,我自覺是達人,

印象中,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分蛋,

因為我有一個很愛吃火鍋的老爸,他總是會在沙茶醬裡加入一個蛋黃,

我覺得用敲開的蛋殼,不斷把蛋黃在兩邊的蛋殼中倒來倒去很好玩,所以從小就學會了這一招。

長大後,用醬料的習慣改變了,幾乎不再用沙茶醬,所以也沒再用蛋殼分蛋這招。

 

直到開始做蛋糕,

分蛋機率大增,難免會有凸槌的時候,

而且只要一凸槌就會開始緊張,然後就越分越多顆--->失敗的,造成浪費,

然後我就會投降,把整個蛋打到碗裡,再用湯匙撈出蛋黃,

這個分蛋器,投降時的備品而已!哈~

但是,難怪也有賣貴很多的長柄分蛋器,

看到了嗎?這分蛋器沒有柄,沒地方架,用起來覺得挺克難的。

 

用分蛋器的好是,蛋黃上白白的部分會很容易的被分離到蛋白裡,

樋口浩子小姐說這叫繫帶,就是連接蛋黃像白繩的部分,

因為是濃厚蛋白,根據她的經驗,把這部份很蛋白一起打,會更容易起泡,效果更好喔!

IMG_1748  

才想要把砂糖好好打散,並且在分次加入油時也試著把蛋黃糊打得像美乃滋的狀態...

但是,樋口浩子的蛋黃,直接加入水,再加入油...

打出的綿密樣,看起來很像要做蒸蛋吧!

IMG_1746  

糖在這裡,和麵粉、泡打粉、蘇打粉、肉桂粉、豆蔻粉通通混在一起了,(配方中的薑粉我沒有,所以省略。)

連紅茶葉都不泡開,直接加入粉料中,

只要蛋白霜打得好,通常大家應該都習慣不在戚風蛋糕裡加泡打粉或蘇打粉吧!

不過既然是試作,我也跟著加了一點,

反正我把8吋的量換成6吋,用的量更少了,試試囉!

就這樣,乾料和溼料混合,充份拌均後就可以開始打蛋白霜了。

IMG_1749  

樋口浩子小姐的蛋白霜,不加糖!不加檸檬汁!不加塔塔粉!

除非沒有檸檬,我才會使用一點塔塔粉代替,這下可好,通通免了,

也不必用心計較下糖的時機和份量,直接一路打到底。

IMG_1750  

一樣打出了漂亮的蛋白霜,

不曉得"純"蛋白霜是否有較易消泡的疑慮,所以才會在蛋黃糊中加入泡打粉呢?

IMG_1751  

接著直接將蛋黃糊以寫"W"的方式倒入蛋白霜中,以切拌法混合均勻。

是的,不用先挖1/3的蛋白霜到蛋黃糊中,

我的蛋黃糊感覺很稀,因為如果只用3個蛋白配2個蛋黃,剩的那個蛋黃很麻煩,所以囉!

IMG_1752  

感覺太稀的麵糊,

而且量太多,還分裝出了3個馬芬杯。

IMG_1753  

幸好很快成形,也膨得很漂亮。

IMG_1755  

150度烤45分鐘。

這是完全冷卻後,準備脫膜了,

回縮很多,不知道是不是蛋黃糊攪拌過度?

IMG_1770  

今天的戚風蛋糕,因為作法大不同,所以讓我覺得沒有玩到戚風蛋糕的滿足感。

IMG_1769  

至於吃起來呢!該有的輕盈感還是有,但是似乎多了一絲的Q彈和溼潤,

倒是紅茶味不明顯,會一直吃到茶葉渣,香料味也不明顯...

 

整體來說,這個很特別的作法算是實驗成功啦!

只是下次我還是想玩玩傳統的作法囉!

同時,希望下次能解決表面溼黏的問題,待續啦~

 

Carol自在生活:蛋白霜打發方式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波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